2020-03-05
紫砂文化
紫砂铸就精彩,艺德传承徐门。而今76岁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从其祖辈、父辈手中传承了紫砂技艺,又深得“壶艺泰斗”顾景舟之真传,将一手壶艺绝活传至徐门后两代,被人誉为“紫砂良工出徐门”。在去年国家授予徐汉棠“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后,前不久江苏省又将“徐门紫砂”作为中国“申遗”项目,上报国家。“汉棠石瓢壶”,几十万元也难求一壶真品。不可思议的是,就在行情节节看涨之时,徐汉棠却用高价,从境内外藏家手中,将其一生制作的三百多把壶中的百分之九十左右收了回来,他说,“我要用实物说话,让后代更好地传承这门绝活!”
富有艺术天才的徐汉棠,功底扎实,善复制传统产品,也精于创新,工艺造型独具匠心,以冰裂纹装饰见长,其代表作《古兽窥今壶》、《四方冰裂壶》、《四方藏园》、《三代同堂壶》等作品似冰如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国内外多家著名博物馆收藏。他还尤善制作各式微型小盆,每有手迹,均称“汉棠盆”,多为上海盆栽界珍藏。
徐汉棠1932年5月出生于宜兴紫砂陶业世家,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拜壶艺泰斗顾景舟为师,是顾景舟的第一个入室大弟子。从祖父徐锦森开始,到徐汉棠,再到他的孙辈徐曲、徐光,徐家五代从事紫砂事业,被人誉为“紫砂良工出徐门”。就在国家授予徐汉棠“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之后不久,江苏省就将“徐门紫砂”作为紫砂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时的一个重要内容上报。徐汉棠一生经历了社会政局的几次重大变革对紫砂行业的影响,“从民国时期家族老字号的经营开始,繁荣与动荡波折起伏,特别是解放初,迫于生活,许多手艺极高的艺人改行。”他感叹道,“今天,紫砂被许多藏家所追捧,可以说是难得的盛世,整个紫砂行业遇到了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
在创作实践的同时,对紫砂工艺理论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著有《传统紫砂壶艺》、《传统紫砂壶的成型》、《琐谈紫砂成型工具》、《茶与紫砂壶》等论文。其作品曾在全国陶瓷美术评比中多次获奖,并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收藏。《十五头嵌银丝咖啡具》、《掇只壶》中国故宫博物院收藏,《石瓢壶》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比利时皇家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无锡市博物馆收藏,《微型什锦壶》香港茶具文物馆收藏。
徐汉棠大师艺术功力深厚,紫砂传统技艺掌握全面,创作设计能力强,在泥料、造型、装饰以及成型工具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凡壶、盆、瓶、文具、杂件、捏玩,花式类型上光素方圆、花货筋瓤、竹货树桩等都有涉及。至今共创作设计紫砂作品三百多件套,风格洗练精巧、端庄秀丽,蜚声海内外。
徐汉棠老人希望,能有更多的紫砂作品实物留给后人,传承紫砂艺术。“紫砂艺人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幸事。但是,年轻艺人中,却有着不同的价值观,有人属于炒作派,受名利驱动,急功近利。做壶才几年,却把自己吹成大师、陶艺家。还有一种属于实干派,他们心态平和,学艺严谨,技术不断提高,今后将挑起中国紫砂业的大梁,这是我想看到的。”徐汉棠说。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