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首页

紫砂名师得意的不仅是自己的作品,还有他们的学生

2020-02-24   紫砂文化

每每提到学生,紫砂大师顾绍培总是满脸幸福,“他们现在工作安定,技术不错,各方面都好,我听了也开心。这是老师的喜悦。像我们这样的人,最得意的作品是学生,而不是自己的作品”。


对那些德艺双馨的紫砂名家们来说,学生们的成就也是自己的成就;学生在行业有所发展,比自己的发展更令人高兴。


紫砂作品紫砂名师得意的不仅是自己的作品,还有他们的学生



就拿顾大师来说,大部分工作过程都是在培养学生,而且往往是既要带学生,又要搞创作,还要抓技术。1982年,紫砂厂在新时期开始正式招收新一批学徒。从此,顾绍培新的工作重点就是带好学生。在这段时间里,他为紫砂厂培养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人才,而同时,还要利用业余时间搞创作。


1989年,他担任紫砂研究所副所长(当时顾景舟大师是所长),主持工作;1993年,他被调到锦达公司任总工艺师,又要一边培养学生,一边抓工艺、搞生产,持续了10年的时间。顾绍培对学生要求是极为严格的。那个时候,他对学生都是“手把手”地教,但也是“强化训练”,开始有些学生受不了,但慢慢也习惯了。现在这些学生都尝到了“甜头”,成为了紫砂界的中坚力量。


顾绍培回忆说,那些年是他精力最旺盛的时期,在带好学生的同时,也是他创作的高峰期。那个阶段,他年年都有作品获奖。虽然辛苦,但他也体味到了“教学相长”的深意。


紫砂作品紫砂名师得意的不仅是自己的作品,还有他们的学生



当初顾老也曾是“师徒相授”的受益者。从恩师顾景舟身上,他学到了一生受用不尽的本领与人生处事哲学。


师父的技艺水平、工艺习惯甚至人格品行,都会影响一一反映在徒弟们身上。无论岁月更迭,时代嬗变,“师徒相授”的传承方式,凝聚着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基因,它使中国的手工文化,如同不断的血脉,薪火相传,源远流长。


福道堂紫砂微信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