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首页

紫砂陶印小中见大造型万千

2019-07-18   壶外天地

紫砂泥有“五色土”之美称,其色不艳不俗,沉着古雅,朴素自然,清人吴梅鼎曾在《阳羡茗壶赋》中赞曰:“若夫泥色之变,乍阴乍阳。……如铁,如石,胡玉,胡金。备五文于一器,具百美于三停,远而望之,黝若钟鼎陈明庭。迫而察之,灿若琬琰浮精英。


紫砂陶印的起源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紫砂陶印的最早记载是在宋代初期。宋代画家陈致就是开创用紫砂陶治印的探索者,清代篆刻家顾昕又有紫砂陶印“卜远和印”存世,现代书法篆刻家方去疾先生亦在《明清篆刻源流》一书中有所记载。


紫砂印有紫泥、绿泥、红泥等多种,紫砂泥根据不同色泽煅烧后,或紫、或绀、或红,细砂调匀、润而不腻,素面素心、表里如一。紫砂陶经加工制成胚后,色紫绀,性脆嫩,施刀爽利,自然、不晦涩。紫砂陶印的篆刻也别具一格,刻就的紫砂陶印飘逸潇洒,既文雅又古拙,显得金石气十足,并具书画的笔墨韵味,吸引着众多的书画家、收藏家的关注。


紫砂陶印紫砂陶印小中见大造型万千

随玺  谢永新  




西泠印社社员鲍复兴将紫砂陶艺与金石篆刻完美地揉合在一起,成为一种全新的紫砂陶印篆刻艺术。鲍先生紫砂陶印最注目的是外观造型印钮。明清以降,早有一些篆刻家尝试刻制陶印,而印钮无论是石印还是陶印均由专门的雕钮者所为,印人并不自作印钮。又因陶印需烧制手续较繁,故品种和数量均不足为观,流传不广。鲍复兴的陶印从构思到选泥,捏塑雕刻,再在印面上篆刻文字锦言,最后送去烧制,全部出自这位西泠印社老社员之手。印钮的微型雕塑,人物、花卉、蔬果、山石、水波,应有尽有,体现作者情趣爱好、风格特点、人文意韵非常协调和谐。较之请雕刻师代劳,又受石材硬度所限,往往难得印钮与印文交融。


文字金石谓之小学,但同于大道。他研读小学,精研秦汉古玺印,擅书甲骨、大篆、金文,篆刻亦多以此入印,方寸之间,分朱布白,疏密变化,皆从古玺中化出,又每每出神入化,奇处出刀。


福道堂紫砂微信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