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首页

紫砂文化与书法、绘画的关系

2019-02-15   紫砂文化

      苏东坡说:“书乃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书也。”萧衍评王僧虔书:“凛凛皆有一种风流气魄。”此评同样适用于紫砂艺术的要求。紫砂文化有极大的包容性,它把诗书画作为自己的同盟军,以达到扩充自身,壮大自身,然而又不淹没自身,相反使自身的气血更健,风格更呈多种多样的目的。”现在来看,除了紫砂文化的包容性,还有就是中国书画的渗透性。


      要真正创造出感己感人的艺术作用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因此,紫砂陶艺家,要想借书画这一艺术种类来提高紫砂陶的品位也应该由书画家及紫砂陶艺家共同努力。

  紫砂陶艺家不仅要会制壶,更要懂得为什么制壶,怎样从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等等的丰沃土壤中去吮吸养料。当新世纪的到来,要求我们紫砂队伍中要产生学者型的大师,能扛着大旗带领或影响一般艺人走正道,走明道,人品、艺品都要达到炉火纯清的程度。



大彬六方   陈俊


  紫砂器自清代陈曼生等文化人介入之后,一改往日单一的面孔,而是显现出“壶随字贵,字随壶传”的新局面,陈曼生的功绩在于他与紫砂艺人密切结合,不断创造,力作层出。当今电有一些书画名家诸如唐云、谢稚柳、朱屺瞻、冯其庸、亚明等等涉足紫砂领域,并留下许多珍贵的砦砂艺术作品。


      陶器艺术与书法、绘画艺术皆是鼎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东方艺术代表。陶器艺术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勃发于唐朝,宋代达到高峰,历经元明清,趋于完善,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紫砂属于陶器艺术的一个门类,在紫砂艺术中,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其他门类艺术的基础,欣赏者可以从抽象的汉字线条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内涵。陶器艺术与绘画,无论是从艺术本质、特征的表现手段来,都是有共通之处。绘画艺术追求“气韵生动”、“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着重于形象的刻划和对意境美的追求。因此,书画艺术有着足够的本体条件与陶器艺术融合,共生和发展。




      紫砂文化概括起来说,是中国悠久的陶文化与成熟于唐代的茶文化相互融合。其主要表现在造型。泥色,铭款。书法、绘画、雕塑和篆刻等诸多方面。紫砂艺术家以壶为创作主体,融合诸艺术于一体,在内容形式方面相统一,形神兼备。紫砂艺术的最大特点是素质、素形、素色、不上彩、不施釉,质朴无华。其素面素心的特有品格,常使人对他情有独钟,古今无数诗人、画家为他痴迷。

刘熙载《艺概》说“白贲占于贲之上爻,乃知品居极上之文,只是本色”。紫砂艺术所追求的正是这样的境界“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福道堂紫砂微信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