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首页

重识文人壶,藏家必看

2021-04-25   紫砂知识

  紫砂壶中,子冶石瓢一直被誉为文人壶的代表,而关于文人壶更是深受众多壶友的喜爱,那么关于文人壶,你了解多少?今日我们一同从马永强与张有宪合作的这把《子冶石瓢》再次重识文人壶。


马永强张有宪合作《子冶石瓢》重识文人壶,藏家必看


  石瓢壶是紫砂传统器型之一,子冶石瓢由杨彭年和瞿子冶创制,是文人壶的代表。此款石瓢壶身呈金字塔形,线条流畅自如,显示出作者极佳的工艺水平。这把壶弧度大,宜书宜画,显现了简朴大方的气度,有着“智欲其圆、行欲其方、刚柔兼施,允克用藏”的文化气息。

  壶的体形是以两条抛物线结合而成,一条是从口到底的转角处,一条是底中心至底的转角处。两条抛物线略有不同,但要运用得当,结合得恰到好处。压盖子母线吻合严密,通转不滞。桥钮、直嘴、三角把,骨力刚劲,风度犹然。


马永强张有宪合作《子冶石瓢》重识文人壶,藏家必看


  此壶采用老拼紫泥制作,泥色醇和尔雅,文人气息浓厚,且温暖亲和,易与使用者产生共鸣。壶身正面装饰张友宪教授的代表性风格达摩造像,与壶造型相呼应;反面题“味禅”两字。“他罗汉中融入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觉解,对人生、世界的深刻感悟和体验,意象幽邃深密,成为画家内在心象的真实表达。”(赵启斌《与佛有关》)

  张友宪

  1954年出生。别署二乾书屋主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留校执教。1984年学习于中央美术学院。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美术书法艺术工作委员会主任。


张有宪重识文人壶,藏家必看


  1989年在南京师范大学首次举办个人画展《张友宪聊斋人物画展》。1992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第二次个人画展,1993年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张友宪画展》,1995年组织并参予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教师作品系列展。1996年应邀赴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授课并举办个人画展。1997年应邀参加江苏美术家赴德国画展。1998年应邀赴中央美术学院授课并举办中国画讲座。2000年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张友宪罗汉系列画展》。出版有《画家之路•国画山水》、《友宪素描》、《美术家之路•国画人物》、《张友宪芭蕉系列选辑》、《张友宪水墨画》、《张友宪中国画作品选集》、《张友宪人物画精选》、《张友宪扇面画精选》、《黄瓜园画谱》人物、山水、花鸟三册。《中国画教学大图典•写意花鸟卷》等。


马永强张有宪合作《子冶石瓢》重识文人壶,藏家必看


  张友宪既是传统中国画的守护者,又是借古开今的创造者,“贯古通今,兼修中外,形质并重,发乎性情”,这十六字是张友宪的艺术观。而在张友宪的身上,你会发现一种对于艺术的景仰。

  紫砂从明末开始,有文人参与了紫砂器皿的创作,尤其是在紫砂壶上的书画篆刻合作,堪称紫砂史上的伟大创新。张友宪教授与马永强老师以中国文化经典的深邃和悠远结缘于紫砂艺术的典雅和高古,共同倾注了大量心力,创作出优秀的文人紫砂作品。这一视觉展示,充分显现出文人紫砂内涵的厚重和思想的瑰丽,名家名手,弥足珍贵。


马永强张有宪合作《子冶石瓢》重识文人壶,藏家必看


  如此文人壶,藏家可入!

福道堂紫砂微信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