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首页

这位制壶老师紫砂创作技‮全艺‬面,光‮器圆方素‬、筋瓤器、花器俱佳!

2020-11-10   名家风采

  在紫砂界总是有那么几位厉害的老师,紫砂创作技法全面,紫砂壶型可分为四大类,圆器,方器,筋纹器和花器,而我们福道堂合作的这位老师就是这么厉害,紫砂创作技全艺面,光器圆方素、筋瓤器、花器俱佳!他就是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陈洪平


陈洪平紫砂壶这位制壶老师紫砂创作技‮全艺‬面,光‮器圆方素‬、筋瓤器、花器俱佳!


  195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潜洛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从事紫砂行业。1983年参加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进修,2000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紫砂中青年陶艺家”荣誉称号。

  陈洪平紫砂技艺全面,功底扎实,作品获得诸多权威金奖,是制壶实力的有力证明;更得到原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馆长时顺华先生的大力推荐和赞赏,在同行中有着突出的实力。他的多件作品被收录进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紫砂图典》、《紫砂中青年英才集》,收录进台湾出版社的《当代紫砂群英》及《天地方圆》、《紫玉金砂》、《壶谱》等权威典籍,作品入编地方教材《陶娃学紫砂》课本。


陈洪平紫砂壶这位制壶老师紫砂创作技‮全艺‬面,光‮器圆方素‬、筋瓤器、花器俱佳!


  陈洪平出生的宜兴潜洛村,是最早的紫砂发源地,村人多从事紫砂相关行业,也出了如民国年间的蒋彦亭、当代紫砂大师蒋蓉等名人。陈洪平从小耳濡目染,对紫砂壶艺是铸在心里的真爱。自上世纪80年代初涉紫砂开始,他就颇受各制壶大家的指点,制壶功底非常扎实;1993年又参加了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进修班,专业学习系统的工艺美术教育,可以说是正规军出身。


陈洪平紫砂壶这位制壶老师紫砂创作技‮全艺‬面,光‮器圆方素‬、筋瓤器、花器俱佳!


  陈洪平的妻子蒋云芳也是紫砂行业中的能工巧匠,二人因壶结缘后喜结连理。夫妻二人有着共同的人生价值观与追求目标,并且相互鼓励与指导建议,这无形中对陈洪平的艺术之路有了很大的帮助。90年代初陈洪平与妻子创建“百壶轩”陶艺工作室,21世纪初再创“清可园”紫砂艺苑,同心共走紫砂路。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紫砂都是陈洪平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陈洪平的岳父蒋盘林也是他的师父。蒋氏紫砂发端于清代,在中国紫砂艺术界独树一帜。蒋氏祖居宜兴潜洛,世代以紫砂为业,有资料可佐的蒋氏紫砂至今已有上百年传承史。蒋氏曾祖蒋祥元为清朝制壶名家,曾入股【铁画轩】,作品在当时已远销海内外,至今仍有部分藏于宜兴陶瓷博物馆。蒋盘林虽未称“大师”,家学精湛,紫砂壶手工技艺却是样样精通;他毫无保留地将技法传授于陈洪平。他学艺从不照葫芦画瓢,他将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融入到制壶中,这使他的技艺提升飞快。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他的技艺和对紫砂的认识不断丰富、提升,作品在壶艺造型和工艺上皆有着极高的、准确的表现力。


陈洪平紫砂壶这位制壶老师紫砂创作技‮全艺‬面,光‮器圆方素‬、筋瓤器、花器俱佳!


  多年来不断加强自己的艺术修养,提高自己的审美品位。他和津门画派的几位书画艺术大家在紫砂壶上合作,和这些文人墨客接触和交流,着意提高紫砂壶的文化品性,将紫砂壶更直接地变成文化的载体,记录当代的人文情怀并流传于后代。与此同时他对传统非常敬畏,也并不是墨守成规地去照搬,而是在历史的经典作品中总结精华部分,从意向、意境、气韵三方面入手,将自己的审美意识以作品的形式固定下来且运用到造型中,使壶的实体之美有让人联想的空间美,即虚境之美,形成一个形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想象空间。从传统中吸取营养,使陈洪平的作品既传递了古今经典,又有一种独特的儒雅气息、文化气息融于其中。

  陈洪平总是以对收藏者负责、与收藏者同心的艺术状态来做每一件作品,他的创作观、意境观和中国儒家文人的正统思想,有着与生俱来的联系。是人品观的前提下才有艺术观的理念,在指导着他的紫砂人生。


陈洪平紫砂壶这位制壶老师紫砂创作技‮全艺‬面,光‮器圆方素‬、筋瓤器、花器俱佳!


  陈洪平爱读书、常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他温文尔雅的气质也赋予了作品丰厚的文化韵味。他的作品传递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朴实、典雅和优美,细品之犹如在默诵着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和宋词,回味中还能领悟到古典与时尚之间亲密的联系。

  这样的一位大师,虽已进入花甲,但仍让人敬仰。

福道堂紫砂微信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