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首页

造型来源自然界中的水果,梨形紫砂壶

2018-12-07   紫砂文化

冯先铭先生主编的《中国古陶瓷图典》认为,“梨式壶,壶式之一,始于元代,流行于明代,因形状似梨而得名”。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也说:“梨壶——因造型类似梨而得名。元代始烧造,其后历明、清两代,经久不衰。”因而梨形壶自古便有之,此款梨型壶便也觉器度非几。壶盖与与器身浑为一体,整器造工精确,梨式造型,朴素清雅,用以泡茶品茗,尤为茶人所喜爱。

“在朱泥器中,孟臣、逸公、君德、思亭诸家原皆为清季制壶好手,也正因其名声大,先後为後世陶人藉名,成为宜兴朱泥小壶的代名词,其中君德、思亭更成为特定形制的名称。”孟臣、君德、思亭都在小朱泥壶里常见,其中梨形壶是很经典的造型。



梨形    杨国成


目前所见最早的梨形壶始自康熙,以名家之作来说,“逸公”款的最多。

惠逸公和惠孟臣在紫砂壶收藏界简称“二惠”,这两位都是制作紫砂壶的大名家。惠孟臣目前现在看到的原作小壶比较少,惠逸公倒是有一点。


梨式造型,朴素清雅,是乾隆之后常见的壶款,用以泡茶品茗,尤为茶人所喜爱,一直流传至今,称之谓梨式水平,闽南地区更是人手一壶,有“手中无梨式,难以言茗事”之说。而惠孟臣创制的梨式小壶,流传于东瀛日本,倍受珍爱。后来传入欧洲,对西方制壶业影响也颇大,著名的安尼皇后定制银质茶具时,也要求仿形于孟臣的梨形小壶。


福道堂紫砂微信

福道堂紫砂官方微信

fudaotangzisha

长按复制微信号 · 关注即享好礼